第三天來到土耳其的國父凱莫爾陵寢參觀,下車後還要走大概10分鐘路程,沿途就看到很多攤販在賣土耳其的國旗或是凱莫爾的頭像衣服,而且沿途真的看到很多民眾拿著國旗走著,聽導遊說去年在國慶日當天來到這邊的人總共快50萬人,可見土耳其民眾對他的尊敬。
進去裡面時要先經過一個安檢,安檢完才能進入,但發現安檢員對觀光客幾乎都沒在檢查,上到廣場後導遊開始講解這邊的建築物跟歷史,還說等等整點有衛兵交接可以觀賞,可以看到一間很大間的就是榮耀大廳長57.35公尺、寬41.65公尺、高17公尺,裡面人超多的,大家都擠在石棺前拍照跟獻花。大廳中央擺著凱末爾的大理石雕花石棺,這個石棺僅是個象徵,凱末爾的遺體則被安置在地下室一處墓室中。
榮耀大廳對面有一條很長的石獅大道,總長約262公尺!寬闊的路面鋪上白色的石頭。路的兩側趴著24隻石獅雕像,象徵突厥民族的團結與統一。發現這條路真的非常難走!因為路面鋪的石頭間隔很寬,一不注意就會拐到或是踢到石頭,我還真的踢到好幾次石頭,必須一直低頭才能順利走完。這並不是當初設計的漏洞,而是有含義的!希望來的人都能低著頭走路對凱末爾表示敬意。(參考土女時代)
在自由塔的前面有三個人的雕像群,聽導遊說頭戴頭盔和外套代表土耳其士兵.左邊一本書拿在手裡是土耳其青年和知識分子.後面的是土耳其農民。
左右兩邊的婦女一起拿著由穀物做成的花圈,代表國家的富足。中間那位婦女卻摀著臉在哭泣,是對凱末爾去世感到十分悲痛。
參觀完後就到餐廳吃飯,就是吃得這麼簡單先有一盤沙拉,主菜就是幾塊吃不太出來什麼肉的烤肉塊加上少少的飯,加上一個濃湯。
吃完中餐後就到了土耳其的第二大鹽湖圖茲鹽湖(Tuz Gölü,土耳其文中tuz為「鹽」,göl則為「湖」之意),為一座封閉的湖泊,其南北最長80公里,東西最長則是60公里,海拔925米,總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。聽導遊說湖水的含鹽量高達30%以上,土耳其全國70%以上的食用鹽都出自這裡。因為是正中午超級難拍的,但可以看到很多地上很多鹽巴,湖水也都退了一些,這邊只停留25分鐘所以拍一拍就走了,要上車的時候先去上廁所,就遇到導遊說的上廁所要付費的地方,上一次廁所一里拉,朋友還說超便宜的,他說他上次在義大利都是1歐元或是1.5歐元費用。
到了卡帕多奇亞奇岩區第一站就是烏其沙城堡這裡要爬上一個山坡,在山坡上拍照才能照到最漂亮的風景,這裡是卡帕多奇亞最高最大的洞穴社區,所謂烏其沙是“第三個堡壘”的意思,另兩個是厄爾古普、歐塔希沙但以烏其沙城堡地形最險要,地勢最高的村落挺立在一片平原上,數個圓錐形相連的巨岩形成的龐大社區 巨岩上數不清的洞口,平時就貯存水糧,當外敵入侵時,居民可以躲上數月不必外出 。拍照的山坡有點滑尤其下坡時,好幾個都滑倒了,下面還有駱駝跟他拍照是要費用的,所以只能遠遠的拍幾張。
從高處俯瞰,底下較低漥的地方應該就是“獵人谷” Hunting Valley據說因為有水源,吸引動物來喝水,於是獵人就來這裡打獵,剛好有看到有人在玩飛行傘,印象比較深刻的應該是旁邊有再賣伴手禮的店,同一件熱氣球吊飾用英文問跟用日文問完全價錢不同,朋友先用日文用是65里拉,我在去用英文問居然馬上降到45里拉,所以應該都要用英文問價錢。
精靈煙囪實際上是一些特大號的圓錐形岩層,鬆軟的岩石酷似錐形的尖塔, 1985年,卡帕多西亞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、自然遺產,這裡除了擁有卡帕多其亞最高的精靈煙囪之外,玄武岩的精靈煙囪全是多頭式、載尖帽、似蘑菇型非常特別!傳說精靈就住在這些煙囪石內,所以才會有精靈煙囪的名稱。高聳入天的仙人頭像下,一樣是開洞的住居及教堂,其中一個三頭式的煙囪,裡面有 2 個房間,其中一個在西元 5 世紀時,還是隱士聖西門 (St Simeon) 的隱修所,至今還保留得很完整。剛好還看到一對新人拍婚紗,看到他單腳跪下來,親吻老婆的手,幸福洋溢,拍完後領隊問說有沒有拍魔菇屋警察局,我說還沒,就在跑過去拍一張。
最後就是駱駝峰了,到的時候天色已晚,太陽都下山了,所以只能拍出暗暗的駱駝峰了。
最後還安排各半個小時的夜光聲光秀,利用後面的奇石加上聲光效果,是讓人蠻耳目一新的,但這是團員覺得最無聊的地方了,因為在放的是土耳其的歷史,所以很多人都是有看沒有懂,這邊不能拍照,所以上面二張照片是官網的照片。
最後回到這次最豪華的飯店Tree by Hilton,吃的東西跟之前飯店差不多,只有房間比較豪華床比較軟,比較好睡的差異,而且有二顆枕頭真是不錯。